媒體報導
-
近視控制 角膜塑型與散瞳劑的成效
小朋友的近視問題,一直是許多家長深刻關切的問題,尤其近幾年孩童近視比率及飆升的速度都有增加趨勢。根據教育部調查顯示,小一學童近視占三成、國一已達七成,另一分由衛生署國健局委託台大的研究發現,小六學童有近七成近視,而其中超過3%為高度近視。除了先天的遺傳體質外,後天環境若近距離的使用眼睛過多、過久,皆可能使近視快速加深;該如何避免孩童近視度數持續增加,在治療上到底應選擇角膜塑型還是散瞳劑,才能有效控制近視。
-
高度近視不止眼鏡厚 小心眼球病變
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擾,到底是要讓小孩長期戴鏡片來控制近視,還是直接做近視雷射矯正,從此不必戴眼鏡,其他的問題也就一併解決了。其實不然,醫師提醒當近視來到六、七百度的高度近視時,眼球結構已是高度近視的本質,即使角膜做了近視雷射,但其實視網膜已全然改變,眼睛因高度近視產生的眼球增長導致視網膜變薄,不僅造成眼底變性退化、眼底出血,也容易造成視網膜破洞及剝離等諸多合併症。
-
什麼!高度近視與遺傳有關
眼科門診中常見學童的近視度數增加快速,即便按時點散瞳劑,似乎成果不彰;進一步問起其爸媽的近視度數,多半其雙親有高度近視的比例甚高。在相同的用眼情況下別人增加五十度,此學童偏偏增加一百度。當醫師以高度近視與遺傳有關來釋疑時,家長多半第一反應便是「什麼!高度近視與遺傳有關。」
-
避免近視加深 角膜塑型與視力控制
台灣的學童平均來說約9歲就有近視的情況產生,據最新流行病學的調查報告:發現2001年,小孩子小一的近視比率大概是20﹪,是17年前的3倍以上。而臨床經驗也顯示近視發生越早、度數增加越快。尤其現今的學童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眼睛除了需要大量閱讀外,還有電視、電動玩具、電腦等各種聲光刺激,讓近視比率直線上升,也讓家長困擾不已。如何改善孩童用眼習慣,早期治療做好視力控制,避免度數朝向高度近視持續惡化,是當務之急。
-
角膜塑型 近視雷射的另一選擇
「雷射近視,我要是有勇氣的話,早就做了!」在眼科門診中常聽見患者害怕又無奈的回答。尤其對於許多特殊行業如空服員、運動員、游泳教練等的近視患者,因為本身工作特性不適合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又或是本身體質的關係,容易因戴隱形眼鏡造成角膜炎甚至角膜潰瘍。這些人對於能快速解決其近視困擾的雷射近視手術,其侵入式的治療還是望之卻步有所畏懼。其實,目前除了近視雷射之外,還有另一種選擇那就是角膜塑型術。
-
角膜厚度 關乎近視雷射手術可行性
任何醫療性手術為了能否施做,或是為了能更提升病患於手術後的滿意度,手術醫師都必須於術前同步評估病患的個人體質及手術條件,即使是雷射屈光手術(LASIK)的成功率已經很高,但是為了達成更高的滿意度和安全性,眼科醫師會比以往更為謹慎的對受術者進行評估,其中又以患者的角膜厚度為影響手術能否進行的首要關鍵。
-
近視控制 角膜塑型與散瞳劑孰優
暑假期間是孩子近視飆升高峰期,主要因為有更多的時間在家打電玩、看電視,面對近視加深的孩子,家長急著帶孩子到眼科求診,但是,眼科醫師經常會碰到詢問的問題是:「到底近視控制戴角膜塑型與點散瞳劑,何者較優?」意味著仍然有許多人搞不清楚什麼才適合自己。
-
學童近視快速飆升 治療面面觀
國內「四眼田雞」的學童,有愈來愈增多的趨勢!根據民國八十八年最近一次行政院衛生署委託臺大醫院進行的一項國內學童近視盛行率大規模調查發現,學童的近視盛行率民國75年小學一年級為3%、小學六年級為28%、國中三年級62%、而高中三年級為76%、而到了民國八十八年時,小學一年級為12%、六年級為55%、國中三年級為76%、高中三年級為85%、由此可見十年來的近視盛行率快速成長。而目前時空環境下,學業競爭更甚以往,加上3C電子產品盛行,學童的近視盛行率之嚴重程度可見一般。
-
老花眼掃婦人遊興 人工水晶體去除困擾
陳先生是一位退休的公務人員,視力一直很好,既無近視也無散光,唯獨有老花眼的困擾,退休後喜歡閱讀的習慣不變,甚至加上網路瀏覽及iPad閱讀電子書;無奈老花眼也隨年紀增長而加重,目視時越來越辛苦。簡女士是一位國小退休老師,原本打算在退休後好好暢遊寶島,並計劃搭高鐵、台鐵進行深度旅遊,沒想到原本即有二百至三百度遠視的她,因日漸加深的老花眼問題,使得目視車票上的小字時,竟然成為一種負擔,頓時遊興大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