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
角膜塑型恢復白天正常視力 適用大人小孩但這些人除外
針對角膜塑型的矯正方式,陳逸川醫師說明,這是利用特殊設計的高透氧硬式隱形眼鏡,使用者只要利用晚上睡眠時間進行配戴,即可緩和、改變角膜弧度,隔天起床移除塑型鏡片後,將可維持清晰的好視力,到了夜晚視力就會恢復原來的狀態。適合近視度數在900度以下、散光在200度以內,8至9歲以上的民眾。
-
黃斑部病變補充葉黃素有效? 醫師曝「1情況」須手術
謝明宏醫師指出,罹患黃斑部病變的患者會感覺到影像扭曲或斷裂,通常會有一眼先發生,一旦放任不管超過1個月以上,就可能嚴重影響視力及生活品質,且即使治療也無法保證恢復視力,除了遺傳和老化會導致黃斑部病變,患有三高的族群、膽固醇偏高、抽菸、高度近視、長期用眼過度、長時間暴露於光線之下等,都是罹患黃斑部病變的高危險群。而黃斑部病變大致可分為新生血管型疾病與非新生血管相關疾病(如黃斑部皺摺或裂孔)。
-
你也是3C追劇族嗎? 眼科醫師曝:白內障恐提早報到
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臨床上常看到年輕患者高度近視、白內障也上身,必須提早動手術才能滿足對視力清晰的需求。就有1名54歲的男性,原有800度高度近視,10年前做過雷射近視後視力狀況良好,3年前到眼鏡行檢測視力,發現近視度數回來100多度,接下來每年增加約200度,視力每況愈下,直到前陣子就診時近視已回來700度,就醫檢查後確診為核性白內障。
-
上班族退休年齡再延長 白內障危機恐影響你的職場表現
陳逸川醫師進一步解釋,以往治療白內障的手術傷口較大,且人工水晶體只能看清「焦點」的小範圍,遠、中、近焦點之間的焦段則會有些模糊不清,即使手術治療後,與發病前的視力相比仍有差異。
-
開學視力檢查近視度數暴增 疫情期間用眼習慣改變惹禍
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原本國小中年級以下的學童較少接觸電腦或手機螢幕,但由於上學的形式改變,養成了學童盯著螢幕看的習慣,即使是下課或午休時間,仍有不少學童坐在電腦桌前盯著螢幕看,或者利用休息時間玩遊戲,一天盯著螢幕看的時間至少超過8小時,此次學童普遍視力減退的因素之一,推測與線上課程和用眼習慣有關。
-
學童重返校園實體開學 睫狀肌拉「緊」報近視度數加深
晶盈眼科醫師莊宗憲表示,隨著新冠肺炎確診數下降,許多家長趁開學前夕,帶孩子前來檢查眼睛。根據這幾周門診發現,日前校園使用遠距教學,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學童的睫狀肌持續緊繃,沒有適當放鬆休息,加上疫情爆發不敢出門回診,在用眼過度及未定期檢查視力或拿藥(散瞳劑)的情況下,最近門診有許多學童都有近視加深的問題。
-
居家3C用眼超過10小時是你嗎? 小心成白內障受災戶
陳逸川醫師指出,臨床經驗發現,核性白內障患者多數有高度近視,他們會突然感到近視度數在短時間內飆升,初期不曉得自己罹患白內障,有些人會以為是眼睛疲勞,若一段時間沒有改善,他們會去配一副新的眼鏡,過一陣子覺得新眼鏡還是無法改善視力模糊的問題,檢查才發現是罹患白內障。
-
疫情當前線上課程加深近視度數 控制惡視力方法有這些
陳逸川醫師表示,近來學童的視力變差可能與目前的遠距上課有關,學童經常在上課時近距離盯著螢幕,下課時間又使用電腦或手機玩遊戲、聊天,導致整天都盯著3C產品,未適度休息,且有些學童家中因為設備不足,使用手機上課,由於手機畫面太小,需要更近距離觀看,容易使得眼睛更加疲勞,建議使用標準的電腦螢幕上課,並盡可能在線上課程的空檔遠眺或將視線轉移空曠的地方,看遠處能讓不斷調節焦距的眼睛放鬆,降低近視加深的機率。
-
孩子近視有機會逆轉勝 除了散瞳劑外角膜塑型片評價高
陳逸川提醒,如孩童點了散瞳劑後出現不適的情況,應和醫師討論更換較低濃度的散瞳劑,或採用其他方法治療近視,不應自行停藥,使得控制效果打折扣,最重要的是預防眼睛暴露在過多光線,如3C產品、太陽光下,以免對眼睛產生不可逆的傷害。